導語: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空氣的標準擬定為“干凈的空氣+空氣維生素”,再次肯定了負離子的高效凈化作用。而對于“干凈空氣”的標準理解,高科負氧離子的首席專家陶明章教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空氣擬定為“健康空氣=干凈空氣+空氣維生素;”這是繼負離子被收率為天氣實況監測后的又一轟動之舉。
干凈空氣標準
陶教授介紹,負離子是指獲得多余電子而帶負電荷的氧氣離子。聯合國環保領域專家這樣形容負離子的凈化功效:小粒徑負離子可有效凈化空氣中的微小飄塵(≤2.5微米的工業飄塵),且飄塵粒徑越小,負離子的沉降凈化效果越好。
這主要是因為空氣中的污染物多數帶正電,負離子攜帶的多余電荷可將其吸附,變成大顆粒污染物后沉降到地。被沉降的污染物不會被吸入肺部,減小對人體的危害。
而至于沉降的可以污染物為何對人體無害,陶教授繼續解釋,“沉降到地面的都是10微米以上的顆粒污染物,而這類污染物在通過人體屏障——鼻毛、呼吸道粘膜時就已被過濾,因此不必擔心沉降物的二次污染問題?!?/span>
顯然,空氣中的有害污染物被負離子吸附沉降后,就達到了“干凈空氣”的標準。
空氣維生素標準
負離子由于其優良的凈化效果,被環保領域專家美譽為“空氣維生素”。醫學研究表明離:負子濃度與人體健康呈正相關關系(如下圖),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有2萬個以上的負氧離子時,就會有治療疾病的效果。
以下數據由臺灣科技大學葉正濤教授收集整理(表中負離子濃度單位:個/cm3)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
由上表可知,達到清新空氣的標準為負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為1000-1500個。而要想達到治愈疾病的效果,需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以上。目前環境污染的加劇代表著自然界負離子濃度遠遠低于健康水平。因此人工生成高濃度、大劑量的負離子技術迫在眉睫。
技術突破實現健康空氣標準
利用負離子的高凈化率,目前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一種釋放負離子的凈化設備)已經成為國外家庭環境治理的流行趨勢,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和養生理念的強化,越來越多的家庭也會選擇負離子空氣凈化器。而據了解,真正能達到“健康空氣”標準的產品并不多。
據悉,新華社和光明日報報道了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的問世,生態負離子芯片由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和離子變換器高壓集成,是目前負離子行業的領先技術,實現了生態負離子的高濃度、小粒徑目標,已成功用于一些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上,使得家庭室內環境真正達到健康空氣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