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治理室內空氣污染發展報告 國內外治理室內空氣污染發展報告]()
目前國內外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技術的研究有了一定的進展,主要的技術有:
1、吸附過濾凈化技術?屬物理方法。針對室內空氣顆粒物,主要采用機械過濾、HEPA高效空氣過濾、靜電除塵以及離子除塵等技術。這幾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凈化有害氣體性能差。另外,機械過濾對超微顆粒凈化效果較差;HEPA法成本比較高;靜電除塵和離子除塵需要結合粗過濾裝置。針對空氣中化學污染物,活性炭吸附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活性炭或活性炭纖維的高比表面積,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進行吸附?;钚蕴课竭^濾方法的主要缺點是細菌等生物污染容易在活性炭中繼續繁殖,成為細菌等生物的滋生地,反而降低空氣品質。
2、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集物理學和化學于一體的全新技術。由于等離子體體系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團并具有較高能量,平均電子能量約在2.4-9.8eV之間,因此足以使大多數氣態有機物中的化學鍵發生斷裂,從而使之降解。即使是一些較強還原性的無機物如硫化氫等極易被低溫等離子體系中的活性基團氧化,而一些鍵能較小的物質則會被體系中能量高的活性離子打開,生成一些單原子、分子,最終轉化為無害物。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主要缺點是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3、臭氧凈化技術?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可以和很多有機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主要缺點是對無機有害氣體凈化效果不好;對揮發性有機物,也達不到深度氧化的目的,常產生一些有害副產物;另外其本身也是一種對健康有明顯影響的物質,因此,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凈化化學污染物的技術。
4、光催化技術?由催化氧化技術發展而來。光源一般采用黑光燈、高壓汞燈、熒光燈,甚至是太陽光。催化劑是一類在一定波長光線照射下具有很高光活性的化學物質,主要是半導體光催化劑。光催化技術是一種低溫深度氧化技術,可以在室溫下將空氣中有機污染物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還具有安全、防腐、除臭、殺菌等功能,是一種具有廣闊前景的室內空氣凈化新技術。
5、納米光催化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納米半導體光催化技術的研究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尤其是在環境科學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硫族化物半導體材料,如TiO2、ZnO、WO3、SnO2等。由于TiO2的化學穩定性高,耐光腐蝕,并且具有較深的價帶能級,可使一些吸熱的化學反應在被光輻射的TiO2表面得到實現和加速,加之TiO2對人體無毒,因此以TiO2的光催化研究最為活躍。TiO2有三種形態:銳欽礦型、金紅石型和板欽礦型。其中含70%銳欽礦型和30%金紅石型的晶體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最佳。
納米導體光催化技術的研究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尤其是高比表面、高活性薄膜光催化劑的研究已成為了熱點,有關多孔中孔薄膜光催化劑的研究是納米光催化劑走向實用的技術難點。